在物質豐裕的香港,許多疾病未必源於缺乏營養,而是由於現代化的都市生活模式和營養過盛所致,故此,荃灣港安尤其關注初生兒及幼兒成長期間的營養需要,並組成專業的團隊為父母提供建議,幫助父母瞭解孩子的需要,並自少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香港小孩常見的問題:
- 貧血
- 便秘
- 進食失調
- 肥胖及高膽固醇
- 偏食及愛吃不健康的小吃
查詢請致電 2276 7338 。
貧血
在香港,小孩子患有貧血十分普遍,往往是因為血液中鐵質含量不足的緣故。血液裡鐵質含量不足,有可能是經常流鼻血、小腸出血、女孩子青春期經血過多等原因,令身體慢性失血所致。
另一方面,在日常飲食中如果沒攝取足夠的鐵質,亦會導致血液裡的鐵質不足夠。含有豐富鐵質的食物包括深綠色蔬菜、全穀類製品、雞蛋和紅肉。
便秘
便秘並非任何年齡人士的「專利」,無論是幼兒、小孩和成人都有可能受便秘困擾,甚至形成惡性循環。要知道,腸道會持續吸收食物殘渣的水份,故此,一旦食物殘渣在腸道逗留時間比正常久,水份會持續地被吸收,它就會變得更硬和更難以排出體外。
要促進腸道蠕動,必須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這亦代表攝取充足的纖維和水份。雖然一般會鼓勵從飲食中吸收足夠的纖維,但如果有需要,亦可以通過含水溶性纖維的處方藥物來幫助攝取。
進食失調
進食失調往往是源於情緒和心理問題而引發的,病人將暴食或禁食當作是紓緩壓力和不安的方法。
如果在孩提時已患有進食失調,又得不到適當的治療,問題可以延續至成年,甚至困擾一生。所以,一旦發現小孩有此問題,必須幫助他重建健康的飲食習慣,並給予適當的心理輔導。
前者的作用是確保他們有良好而充足的營養,以維持健康;後者則幫功他們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和改善解決問題的技巧,以根治問題。
肥胖及高膽固醇
肥胖帶來的問題不僅是外形上,還會令健康受損,即使是小孩子亦不能倖免。可惜的是,香港有愈來愈多小孩子受這問題困擾,據衛生署的數字顯示,肥胖兒童的比例在過去數年間已上升了 11.8%,且男孩子的比率較女孩子為高。香港中文大學研究中心的報告亦指出,約三分一肥胖兒童曾有睡覺時感到呼吸困難的經驗,但在正常體重的小孩中,只有半成有這問題。
肥胖的原因,往往源於缺乏運動和經常吃高脂、高鹽、高糖的食物,這些因素同時會令體內的膽固醇水平上升,多餘的脂肪在血管壁積聚,令血管收窄,增加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除心血管病外,肥胖亦會導致糖尿病和癌症,而這些疾病在成年人口中的發病率和嚴重性,早已引起大眾關注。另一方面,過胖的體型亦會影響孩子的自我形象和自信。
要讓孩子重拾健康,就要為他們提供正確的體重管理,目的是在逐步減輕體重的同時,確保他們吸收到充足和均衡的營養,以健康成長和發展。一旦孩子的體重處於其年齡、身高和身體比例的正常範圍內時,就可改為控制體重計劃以跟進和幫助維持這正常的體重和身體比例。
偏食及愛吃不健康的小吃
小孩子普遍喜歡吃高熱量和脂肪的食物,可惜的是,這些食物通常缺乏足夠的纖維、鉀質、鈣質、抗氧化物和維他命,既無法提供均衡營養,還會為將來患上高血壓、高膽固醇、心臟病和癌症等疾病埋下伏線。
不過,這並不代表限制小孩子的選擇,甚至不准許他們吃任何小吃。健康小吃亦能為小孩提供適當的營養,以應付入學前成長的需要,可說是必須的。
健康而均衡的飲食模式不僅有助確保小孩子正常地成長,培養良好的活動能力,對智力發展也有幫助。學前階段,是培養小孩子對周圍環境的想像力、好奇心和冒險精神的顛峰期,也是教導他們如何選擇食物的重要時期。
早在入學以前,小孩子已開始顯露出他們選擇食物的獨立決斷力。故此,如果可以在這段期間提供良好和正確的指引,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讓他們一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