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控制胆固醇药物

– 以下内容经 何国栋医生 审校

我们常说要好好控制胆固醇指数,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即坏胆固醇),它可将胆固醇由肝脏输送到其他器官,导致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增加,长远使血管出现堵塞,诱发心脏病、中风及其他血管疾病。至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即好胆固醇),则可把把周边血管多馀的胆固醇带回肝脏回收,对健康有利无弊。因此,高胆固醇患者服用药物,目标是将坏胆固醇降低,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他汀类药物是历史悠久的降胆固醇药物,可直接减少肝脏制造坏胆固醇,有研究指可减40至50%的坏胆固醇,属于一线药物,是公认有效及安全的选择。患者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医生为了解成效如何及是否有副作用,先是处方低剂量药物,之后才逐步增加剂量。由于要藉验血才知肝功能可有受影响,而初期轻微肌肉发炎亦无明显病征,所以在用药4至6星期后,患者便要覆诊及验血,以决定须否加药或改变药物组合。

 

二线药物直接阻止肠道吸收胆固醇

随著都市人饮食习惯愈更偏向多肉少菜、油炸及肥腻食物,再加上早前欧洲心脏协会(ESC)更改血脂管理指南,将坏胆固醇标准进一步收紧,患者必须使用更大剂量,才可将胆固醇控制于水平之内。然而增大他汀类药物剂量,却可增加肌肉发炎、肝酵素上升等风险。如果出现严重副作用,或降胆固醇成效不显著,医生便会按患者情况而加入二线药物,例如是依折麦布(Ezetimibe),可于肠道直接阻止吸收食物中的胆固醇,但会刺激肠道,影响脂溶性维他命及及其他营养吸收,并可增加大便次数多或令大便过于柔软。虽然副作用未算严重,但其降低坏胆固醇的功效只属一般,未及他汀类药物显著,故此只属辅助性质。

 

打针减坏胆固醇效果显著

此外亦有皮下注射的PCSK9抑制剂。PCSK9是蛋白酶,负责让肝脏表面的坏胆固醇受体进行新陈代谢;如果抑制PCSK9,便可增加肝脏回收血液中坏胆固醇的数量。愈来愈多研究指PCSK9抑制剂成效显著,目前的建议时如果患者已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最高剂量,可以再加入PCSK9抑制剂,能额外减少60%的坏胆固醇,有助更快达到目标。欧洲心脏协会的建议是第一步仍要先用他汀类药物,除非患者耐受不了副作用,或用他汀类药物的最大剂量功效不大时,才考虑加入PCSK9抑制剂,以减少单一药物的潜在副作用,同时可控制病情。

 

若然是三酸甘油酯超标,亦可用奥米加3(Omega 3)来治理,但患者应跟医生商量治疗对策,而非自行购买奥米加3营养产品就算,否则服食剂量或会未达致建议份量,从而影响效果。不管是控制坏胆固醇抑或三酸甘油酯,患者第一时间应著重个人饮食及生活习惯,第二步才考虑用药,这样子才能全面控制胆固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