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gnancy checkups, screenings and scans (Chinese version only)

– The information has been reviewed by Dr. Ho Ka Wai Casey

對新手媽媽來講,產前檢查可謂是一件陌生的事情:懷孕幾多周數開始需要做產檢?產檢有何重要性?不做產檢有甚麼壞處?現時產檢大概會做甚麼?今期由婦產科專科醫生為大家介紹在懷孕不同時期可以進行的產檢項目,每個項目的作用和重要性,讓大家可以一目了然。

 

現在產前檢查變得越來越重要了,也有不參與產前檢查也能生下健康寶寶的人,但這是否意味着產前檢查大可不必呢?產前檢查的意義在何處?若是想安排產前檢查的孕媽,需要怎麼安排時間?

 

產前檢查一定要做?

婦產科專科醫生何嘉慧表示,產前檢查的目的是盡早找出問題,並及時處理和預防某些問題出現,確保寶寶和媽媽的健康,「在沒有不適的人群中,找出有問題的人。」選擇何種產前檢查項目,需要視乎每個人的背景和健康狀況決定,即使是從未進行產前檢查的人,也可以生出健康的寶寶,但這種情況孕媽和寶寶都要承受一定的風險。何醫生建議孕媽做早期超聲波、常規血液檢查、唐氏綜合症檢查和結構性超聲波幾項,若有需要便做成長超聲波和乙型鏈球菌檢查。

 

警惕孕期血壓

政府公立醫院在每次產檢都會免費檢測小便的糖份和蛋白,以及血壓。一般孕媽懷孕早期和中期的血壓偏低,到後期回升至懷孕前的血壓(正常應該低於140/90mmHg),若孕媽血壓出現問題,在後期的血壓會高於懷孕前的血壓水平。越到後期,孕媽越容易出現妊娠高血壓和妊娠毒血症,這兩種疾病的表徵均是高血壓,因此後期對血壓的監測會更頻密。

 

糖尿高危人士盡早做檢查

非高風險人士的糖尿檢查一般可以安排在28到30周進行,如果是高危人士,早期產檢時便需要安排糖尿檢查。即使第一次檢查結果正常,但隨着孕期荷爾蒙的轉變,孕媽的血糖控制可能會越來越差,因此到懷孕後期需要再做一次。若在做超聲波檢查時已經發現胎兒體型偏大或胎水多的情況,或在產檢時發現小便長期含有糖份,便需要盡快安排糖尿測試,不建議等到懷孕後期才進行。

 

產檢時間表(一般情況)

7至8週 早期超聲波

11至14週 常規血液檢查、唐氏綜合症檢查

15至16週 成長超聲波

20週左右 結構性超聲波

28至30週 糖尿檢查

35至37週 乙型鏈球菌檢測

 

* 28周後建議2周做一次產檢,36周每周做一次

* 若孕媽出現身體不適,或在產檢時發現問題,便需要調整或提前某些項目的檢查時間,具體可與醫生作商量

* 並非每項檢查都必須做,可以視乎個人的狀況決定,但常規血液檢查是必須進行的檢查項目

 

 

產前檢查項目繁多,但並非每一項都需要完成,這視乎每個孕媽的個人狀況而定,而且檢查的時間也會因應個人而有所調整,並無一套適用於所有人的產檢模式。不過一般來講,不同的產檢項目都會在懷孕什麼階段進行呢?每個項目的目的又是什麼?在甚麼類型的醫院可以進行?

 

10周前—早期超聲波確定預產期及懷孕位置

一般早於10周進行的超聲波檢查均叫早期超聲波,目的是為了確定預產期(當寶寶出現心跳便可以確定預產期),以及確定懷孕位置是否有偏移(從胎囊和營養圈便能確定懷孕位置)。做完早期超聲波後,可以為孕媽開一個預產期證明書,用於預約政府的產前檢查,或者作為向公司提供懷孕證明。


早期超聲波並非必須做的產檢項目,而且一般無需過早進行,一般5至6周可以看到胎囊和營養圈,7周時可以看到胎兒,以及監測到其心跳,若在4至5周做早期超聲波,可能連胎囊都見不到。如果孕媽沒有腹部疼痛,流血,本身健康狀況良好,之前懷孕沒有問題,以及沒有出現其他特殊情況,可以在7至10周做早期超聲波。

 

何醫生建議出現以下情況的孕媽盡早安排早期超聲波:

       出現不適,例如有腹痛、流血等症狀。

       曾經試過宮外孕。

       採用人工受孕等輔助生育的情況。

除了需要警惕宮外孕,懷孕前10周的小產風險亦較大。有時腹中胎兒沒有了心跳,而孕媽可能無任何病症,若不及時處理,在腹中停留過長時間,胎兒可能會出現細菌感染和發炎的情況,從而影響孕媽的盆腔以及將來的懷孕,或者引發壞血病等各種疾病。除了緊急情況,政府較難為孕媽安排,因此想做早期超聲波的孕媽建議赴私家醫院進行。

 

10周後—常規血液檢查

一般在懷孕10周趨向穩定後,政府一定會為孕媽免費安排一次常規血液檢測,抽血檢測孕婦的紅血球、血色素、血小板、平均紅血球體積比、血型、恆河猴血型因子,並篩查出孕婦是否患有乙型肝炎HepB、梅毒、德國麻疹、HIV抗體,及時作出處理以減少對寶寶的影響。

 

平均紅血球體積比(MCV)

一般會透過檢測這項指標看孕媽是否有地中海貧血。香港有8至10%的人有隱性地中海貧血,若檢測出孕媽帶有隱性地中海貧血,便需要檢查先生的平均紅血球體積比:若先生並無檢測出隱性地中海貧血便毋需擔心;若準爸爸和孕媽均為同一類型的隱性地中海貧血,出生的寶寶便有機會是嚴重地中海貧血,如乙型地中海貧血,嬰兒出生後無法製造正常紅血球,需要接受輸血維持生命。所以對於有機會患有嚴重地中海貧血的胎兒,醫生會建議再做進一步檢查。

 

血型與恆河猴血型因子

一般血型檢測除了能分出A、B、O、AB型,還可以檢測到恆河猴血型因子,細分到加型血和減型血。本港大部份人多為加型血,但亦有少量的減型血,若孕媽是減型血,而先生是加型血,每次都有機會懷有加型血的寶寶,導致孕媽身體產生攻擊胎兒的抗體。第一次懷孕未必有足夠的抗體傷害胎兒,但隨着懷孕次數的增加,產生更多抗體,便有較大機會傷害胎兒,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胎兒的溶血症。因此如果孕媽是減型血,醫生會考慮為其注射免疫球蛋白針,防止其產生抗體攻擊之後的懷孕。

 

乙型肝炎HepB

感染乙型肝炎的孕媽有可能是完全無症狀的帶菌者,若在血液檢測中發現了孕媽患有乙型肝炎,為了降低感染寶寶的機率,懷孕期間可能需要服藥減少身體中乙型肝炎的抗原,並在寶寶出生後馬上為其注射免疫球蛋白。

 

其他

若孕媽感染梅毒,可能會導致流產或畸胎;而孕期感染德國麻疹,則會影響寶寶的生長和結構,一般會生完這胎後注射德國痲疹疫苗,避免影響下一胎;而感染HIV的孕媽也可以懷孕生育,在但孕期需要做足預防措施避免傳染胎兒。

 

唐氏綜合症檢查 

傳統檢測:度頸皮、絨毛球、羊膜穿刺

唐氏綜合症是最常見的染色體問題,即第21條染色體當中多了1條,800個懷孕當中會有1個患者,預產期大於35歲時的高齡產婦誕下唐氏綜合症寶寶的機率較高。

政府會為孕婦提供一次免費的度頸皮檢測,篩查出唐氏綜合症的寶寶。一般早期唐氏檢查會安排在11至14周,透過度胎兒頸皮、為孕媽抽血檢驗荷爾蒙、用孕媽的年齡計算作出篩查,一星期內可出報告。若報告顯示風險高於1/250,便屬於高風險人群,需要作下一步的入侵性檢查,包括於11至13周進行的絨毛球(在胎盤絨毛位置抽取細胞檢測,看是否有染色體問題)以及16至22周的羊膜穿刺(抽胎水檢測),兩者均需要7至15個工作日方能出報告。

這是較傳統的早期唐氏綜合症檢測方法,準確率為八至九成,若16周後才做中期唐氏綜合症檢測,準確率會下降到六至七成。

 

NIPT非入侵性DNA篩檢

目前已發展出「NIPT非入侵性DNA篩檢」這項新技術,只需抽取孕媽的血液便能檢測出當中少量的胎兒DNA,除了能檢測唐氏綜合症等染色體三體症,還能檢測性染色體相關疾病及微缺失症候群,準確率亦高於早期或中期唐氏綜合症篩查,大約5個工作日便能出報告,但價格較貴,孕媽可自願選擇赴私家醫院或診所進行檢測。

 

18至22周—結構性超聲波

18至22周時,胎兒的內臟和結構已經長成,可以透過結構性超聲波檢測是否有問題。一般染色體問題可以引起結構問題,但結構問題並非都由染色體問題產生,一般100個胎兒中會有約2個出現結構問題。結構性超聲波可以檢查胎兒的大小、手腳、脊椎骨發展、腦部結構、心臟、大血管位置、鼻、兔唇、裂顎、腸、胃、腎、膀胱、性器官、臍帶等問題,還有胎盤低問題——若胎盤近子宮頸,會增加流血風險,醫生會建議減少進行劇烈運動和性生活。


一般結構性超聲波在18至22周照是最清晰的,這時器官、骨骼已形成且不擠迫,而胎兒骨骼會隨着週數增加鈣質,阻礙觀察內臟。超聲波分2D、3D和4D,2D超聲波足夠找出胎兒的結構問題,而3D可以清楚看到胎兒的模樣,4D更能看到胎兒的動作,孕媽可以自願選擇是否要做3D、4D超聲波,一般在懷孕20-30週左右可以觀測到最清晰的胎兒模樣。


若孕媽和胎兒情況正常,結構性超聲波一般只做一次,但如果發現問題,例如出現腎脹,在28周後可能會再照一次;又如看不清心臟時,便可能會安排隔1至2周照一次。結構性超聲波在政府公立醫院較難安排,它們會優先安排高齡產婦或較高風險產婦進行,因此孕媽多到私家醫院或診所進行,建議懷孕10周後開始預約。

 

15周後—成長超聲波

懷孕15周後,到私家醫院或診所複診的孕媽都可以安排照成長超聲波。一般照完結構超聲波再照成長超聲波,或者做完唐氏綜合症檢測、照結構性超聲波之前的期間安排也可以。孕媽可以自願選擇是否要照成長超聲波,若胎兒正常,一般一個月照一次即可。


成長超聲波主要檢測胎兒的成長情況,還有胎水、胎盤等情況,可以量度胎兒的頭骨、頭圍、肚圍和大腿骨長度等。若在結構性超聲波中發現問題,例如臍帶少了一條血管,便需要安排頻密的成長超聲波。成長超聲波亦可以監測胎位,若發現胎兒頭部沒有向下,到了35周後再照依然沒有轉正,便需要考慮開刀。

 

28至30周—糖尿檢查

政府醫院會優先安排以下人士進行糖尿病檢測:

       高齡產婦、預產期高於35歲的產婦

       父母患有糖尿病的產婦

       懷孕期間發現胎兒生長過大、胎水多

       懷前一胎時患有妊娠糖尿

何醫生表示,本港患妊娠糖尿的比例較高,一般10個當中會有1-2個,因此建議孕媽們都在約28週安排一次糖尿檢測,可赴私家醫院或診所進行。

 

飲糖水測試

糖尿檢查需要抽血,首先孕媽在抽血前8小時不能喝有糖分的飲料和進食,抽取空腹血糖後,需要飲用一碗計算好含量的糖水,待2小時後再抽一次血糖,觀察孕媽身體處理糖水的能力。若飲糖水後測出的血糖高於8.5mmol/L,便屬於妊娠糖尿,孕媽或需要在家透過「篤手指」量血糖監測情況,並控制飲食,若血糖仍無法調節至正常水平,便需要注射胰島素控制。在照成長超聲波時,若發現胎兒肚腩過大或胎水過多,便需要懷疑妊娠糖尿的可能性,宜盡早安排進行飲糖水測試。

  

35至37周—乙型鏈球菌檢測

自2012年開始,政府醫院或健康院會在臨近生產時為孕媽提供B型鏈球菌檢測,只需在陰道口和肛門取分泌物檢測當中是否含有乙型鏈球菌即可。這種細菌在腸道中生長,亦會分佈於膀胱、尿道、陰道的位置,大部份帶菌者無病症,難以察覺身體中帶有這種細菌,少部份會有細菌引起尿道發炎或陰道發炎的情況下便能被察覺。一般10個孕媽當中有1至2個是乙型鏈球菌帶菌者。


然而在生產時,乙型鏈球菌有可能會導致寶寶生病,如順產時傳染寶寶,引致早發性乙型鏈球菌感染。它可以在生產後數小時內引起寶寶發病,嚴重情況下可能會引起寶寶腦膜炎、肺炎、細菌入血、影響腎功能和呼吸,需要馬上為寶寶注射抗生素針。因此,若能在產前檢查盡早發現帶菌者,便能在生產時為其注射靜脈注射抗生素,以減少寶寶感染風險。

 
何醫生表示,以下人群可以無需進行乙型鏈球菌的檢測:

       以前生產的嬰兒感染了乙型鏈球菌的孕媽,這類屬於高危人士,之後順產時必須注射靜脈抗生素

       懷孕期間出現尿道炎,在檢查時發現帶有乙型鏈球菌

即使帶菌者提前服用一周的抗生素,也不能保證生產時身體沒有乙型鏈球菌,因此這類孕媽作動時亦須注射脈抗生素。雖然剖腹產的傳染風險較低,但預約剖腹產的帶菌孕媽有可能提前穿羊水和作動,這時細菌亦可以經過陰道口進入胎兒,因此這類孕媽亦建議進行檢測,發現帶菌作動時便要注射抗生素。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