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 吸烟者高危

– 以下内容经 廖颂雅医生 审校

35岁的Darren 已有15年烟龄,5年前开始经常咳嗽兼多痰,起初还以为是吸烟的“副作用”,只要戒烟便会回复正常,因此多年来即使家人劝喻求医,他亦不以为意。直至爱踢足球的他,竟然多次在赛事中途“气来气喘”,需要休息“回气”,被与他年龄相近的球友纷纷取笑未老先衰,Darren心有不甘之馀亦开始担心自己健康,决定求诊。经医生检查下,他终发现原来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病”。幸好仍属早期,可通过治疗改善。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本港的十大杀手之一,吸烟人士尤其是高危一族。根据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资料显示,2018年共有1,379人因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死亡,当中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征状包括持续2-3个月的久咳、痰多、气喘,以及与同龄人士相比下体能较差等。这些征状在早期并不明显,不少患者都像Darren一样,误以为这些征状是吸烟的“副作用”,于是置之不理,直至病情严重时才求诊。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情发展是不能逆转的。换言之,一旦肺功能受损,便不能百分百康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可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愈早接受治疗,便愈有效延改善征状及延缓肺功能退化速度;相反,若拖延病症,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足以致命。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大多年届50岁或以上,但其实可能早于30-40岁时,已开始出现轻微的呼吸道征状。为能及早确诊,建议高危人士,特别是40岁以上,曾经或有吸烟习惯的人士,应定期接受肺功能测试。

 

常见的检查方法为肺活量测试(吹气测试)。我们尽力吸入空气后,在一秒钟内尽力呼出的空气容量称为“第一秒呼出量”(FEVI),尽力呼出所有空气的容量称为“用力肺活量”(FVC)。通过检查计算出上述两项数值,若FEV1不足FVC的7成,就代表肺部可能有“阻塞性”障碍。

 

除了吹气测试外,怀疑患者可能需要接受进一步检查,例如低剂量电脑扫描(Low –dose chesr CT),可帮助检视肺气肿程度及其受影响范围,同时亦能帮助排除患上癌症的可能。

 

经确诊后,患者可能需要同时接受非药物及药物治疗。然而,对患者而言,更重要的一步是必须戒烟。在三者配合下,才能有助改善征状及延缓病情。

关闭